去年十二月到八里朋友家作客, 他們家就在八里的淡水河畔, 運氣不錯地拍到了埃及聖鹮, 當時只覺得很新鮮, 也不知牠的名字,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相關報導, 才知道牠的名字, 便想要趕緊貼上來與格友分享


        以下圖文內容來自:   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網站





埃及聖鷺


Sacred Ibis (Threskiornis aethiopicus)


作者:楊育昌
攝影:李進興


埃及聖鷺/李進興 攝影  在早年,賞鳥人士若在野外發現黑頭彎喙、全身雪白的朱鷺科鳥類,總會興奮個大半天,因為當時只有稀有的過境鳥「黑頭白」才有這樣的特徵。但曾幾何時,野外竟出現了大批和黑頭白體色十分類似的鳥類,一時之間混淆了大家的視線,以為黑頭白族群特別眷顧這個海島,仔細一瞧才發現羽色上有些許的差異...原來牠們並非黑頭白,而是牠們遠從非洲來親戚「埃及聖鷺」。


  埃及聖鷺別名「神聖朱鷺」或「聖」,原本分布於東非、衣索匹亞等地區,在當地是普遍的留鳥。牠們和黑頭白體色大致相同,也是黑頭、白身、黑腳、長而彎曲的黑嘴;最大的差別在於黑色飛羽使埃及聖鷺停棲時尾部為黑色,且頸部裸露的黑色部份較黑頭白為多。


  埃及聖鷺之所以有機會在台灣地區大群出現,據說是進口豢養後,從野生動物園中逃逸出來的緣故。牠們通常出現於草澤、濕地、水田或海岸等環境,以蛙類、蝦蟹、昆蟲等小型動物為食。除了動輒數十、上百隻共同活動,對於當地小動物族群可能造成衝擊之外,牠們的生態需求與黑頭白極為相似,亦可能因為競爭而壓迫黑頭白的族群......故許多人開始擔心牠們對生態系可能的不良影響,也再次提醒我們在引入及豢養外來種動物之前,應該要三思而行!





        下回有機會來淡水河畔, 記得看看這特殊的鳥喔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fu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