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北埔事件,大隘地區的哀愁

更新日期: 2007/11/14 09:09

〔記者張舜翔/綜合報導〕北埔事件迄今滿一百周年,新竹縣文化局今天起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。北埔事件在整個日治時期台人抗日史中並不起眼,事件歷程短、規模小,然而,事件引發的恐懼感,卻為大隘地方帶來近一世紀的沉默與失憶,老一輩仍不願意重提。


據 《北埔事件文集》、《內豐浩劫》、《新竹文獻》記載,一九○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凌晨,年僅二十七歲的青年蔡清琳自稱與清朝軍隊取得聯繫,以「復中興聯合總 裁」之名,前後號召了隘勇一○九人(日人官方文獻數字),並以「清廷將派兵會合」為由,聯合賽夏族總頭目趙明政率領的百餘名勇士,兵分三路攻入內大坪山區 日警各分遣所(今派出所),再進攻北埔支廳,共擊殺日人共五十七人,其中也包含婦人與正在內大坪「大平學堂」就讀的五名學生。


十五日夜間日警增援,起義人士潰散逃入山區,被日人以剿庄要脅,逼迫參與人士在三天內陸續自首,以公開或私刑等不同方式處死;而趙明政也在日人的威逼談判下,將事敗後藏匿山區的蔡清琳誘出,在十六日被日人擊殺,整個起義經過僅不到兩天,史稱北埔事件。


事件主角蔡清琳在一九五七年入祀忠烈祠。事件三年後,當時逃過一劫的日籍教師宮川保之返台,在學堂原址建立一座五子碑紀念這段歷史悲劇。


蔡 清琳是月眉人(今峨眉鄉),曾任巡查捕與通譯,粗通日文。關於蔡清琳為何發動抗日起義,地方文史工作者黃榮洛在《北埔事件文集》引述《台灣治績志》指出, 孫文於一九○六年渡船到台北,與北埔事件發生時間接近,蔡清琳起義時所使用的旗幟「復中興」可能是受興中會之名所影響,這是近因;遠因則是台人受日人欺壓 所累積的憤怒爆發。


否則光憑一名年輕人所言,如何能煽動四十多名隘勇,最後還聚集上百名人士起義?


北埔事件爆發後,日人一度以剿庄要脅,雖然最後並未發生剿庄事件,也造成受難者家屬的恐懼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fu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